红外线测温仪中的黑体校准法如下
-
准备工作
- 黑体辐射源:选择高精度的黑体辐射源,其温度范围要能覆盖红外线测温仪的测量范围,并且温度稳定性和均匀性良好。
- 预热设备:提前对黑体辐射源进行预热,一般需要 30 分钟以上,以确保其温度达到稳定状态。
-
校准步骤
- 设定温度点:根据红外线测温仪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求,在黑体辐射源上设定多个不同的已知温度点,如 50℃、100℃、200℃等。
- 测量与对比:将红外线测温仪对准黑体辐射源的辐射口,测量黑体辐射源在各设定温度点下的温度,记录红外线测温仪的测量值,并与黑体辐射源设定的标准温度值进行比较,计算偏差。
- 调整修正:依据偏差值对红外线

压力式温度计校准步骤
- 外观检查:查看压力式温度计的表盘是否清晰、有无破损,指针是否能灵活转动,感温包、毛细管和指示表头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,有无泄漏等情况。
- 安装固定:将压力式温度计的感温包与标准温度计一起放入恒温槽中,确保感温包与标准温度计的感温元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,且与恒温槽内的介质充分接触,并用夹具固定好,防止温度计晃动。
- 零点校准:将恒温槽温度设定为 0℃,待温度稳定后,观察压力式温度计的指针是否指在 0 刻度位置。若有偏差,可通过调整温度计的调零旋钮使其指针指向 0 刻度。
- 多点校准:在压力式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内,均匀选取至少 3 个温度点进行校准,如测量范围为 0℃~100℃,可选取 25℃、50℃、75℃这三个温度点。将恒温槽分别设定到选定的温度点,每个温度点稳定后,记录标准温度计的示值和压力式温度计的示值。
- 偏差计算:计算压力式温度计在各校准点的偏差,偏差 = 压力式温度计示值 - 标准温度计示值。根据偏差情况判断压力式温度计是否符合精度要求。
- 重复性测试:对每个校准点进行多次测量,一般不少于 3 次,计算每次测量的偏差,观察偏差的变化情况,评估压力式温度计的重复性。重复性应满足相关标准或技术要求,通常要求重复性误差不超过其允许误差

-
标准器及配套设备选择
- 选用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作为标准器,其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,不确定度通常优于 ±0.05℃,可满足对热敏电阻测温仪校准的精度要求。
- 配备高精度的恒温槽,如油恒温槽或水恒温槽,温度范围应覆盖热敏电阻测温仪的常用测量范围,温度波动度应在 ±0.01℃以内,均匀度在 ±0.02℃以内,确保提供稳定且均匀的温度场。
- 准备高精度的数字多用表或直流电桥,用于测量电阻值,其分辨率应达到 0.01Ω,测量误差不超过 ±0.05%。
-
环境条件检查
- 校准环境温度应保持在(20±2)℃,以减少环境温度对校准结果的影响,确保校准的准确性。
- 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40% - 60%,避免湿度过高导致仪器受潮,影响测量精度。
- 环境应无强电磁场干扰、无振动,防止对测量信号产生干扰和影响仪器的稳定性。
-
被校仪器检查
- 检查热敏电阻测温仪的外观,确保外壳无破损、变形,显示屏清晰完整,无缺划、漏显等问题。
- 检查各按键、旋钮操作是否灵活,功能是否正常,连接导线是否破损、接触良好。
- 查看热敏电阻探头是否有损坏、氧化等现象,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或处理。
数字式温湿度计校准前准备
1.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
1.主标准器:选用一等或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及标准湿度发生器,其不确定度应优于被校仪器的1/3。
2.恒温恒湿箱:温度波动度≤±0.3℃,湿度波动度≤±1.5%RH,均匀性分别≤±0.5℃和±2.0%RH,用于提供稳定的温湿度环境。
3.辅助设备:配备高精度多通道数据采集仪(分辨率0.01℃/0.1%RH,误差≤±0.05℃/±0.5%RH),用于同步记录标准器与被校仪器的数据;校准区域安装气压表(误差≤±50Pa)及低风速仪(量程≤1m/s)。
2. 环境条件
1.实验室温湿度应稳定在(20±3)℃、(50±10)%RH,避免空调直吹、门窗频繁开启或人员密集造成的温湿度波动。
2.校准区域需远离强电磁干扰源,工作台稳固防振,背景光照适宜(避免强光直射显示屏)。
3.实验前恒温恒湿箱需提前24小时开机预稳定,确保箱内温湿度达到设定值并保持30分钟以上。
3. 被校仪器检查
1.外观检查:外壳无破损,显示屏无划痕,温湿度探头无污染、结露或机械损伤,铭牌信息清晰完整。
2.功能检查:开机后自检正常,按键响应灵敏,显示数值稳定无跳变;检查电池电量或电源适配器连接可靠。
3.参数设置:确认温湿度单位、采样间隔、报警阈值等参数与校准要求一致。
热工检测,英菲计量标准!

标准Hg温度计校准步骤
1.校准前准备
1.环境与设备检查:校准环境温度控制在(15~35)℃,湿度≤75%RH,检查温度计玻璃管无裂纹、汞柱无断裂或气泡,刻度线清晰可见。
2.标准设备配置:准备冰浴(0℃)和沸水浴(100℃)作为基准温源,或采用恒温槽,配备二等标准Hg温度计作为参考。
2.零点校准
1.冰浴校准:将温度计垂直浸入冰水混合物中,浸没深度≥40mm,待汞柱稳定后读取示值。重复测量3次取均值,允差±0.1℃。
2.零点稳定性验证:将温度计在量程上限加热15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,两次测定零点位置差值≤0.05℃。
3.温度点校准
1.恒温槽校准:在目标校准点设置恒温槽,温度波动≤±0.05℃/10min。将标准与被校温度计垂直插入槽体,浸没至规定刻度线。
2.数据采集:稳定10min后,按“标准→被检1→被检2→…→标准”顺序读取数据,计算均值偏差ΔT=被校值-标准值。
4.误差修正与判定
1.允差判定:工业级温度计允许误差±0.2℃,高精度型允差±0.1℃。若超差,通过调整内部金属片或标记修正值。
2.非线性修正:对多点校准计算非线性误差,需满足ΔT≤±0.3℃。 热工技术精,产业生态兴!浙江恒温槽热工计量校准公司
一“计”呵成,热工无忧!安徽环境实验装备热工计量检测公司
- 标准仪器选择:选用高精度的标准温度计作为参考标准,其精度应比被校准的压力式温度计至少高一个等级,例如标准温度计的精度为 ±0.1℃,而待校准压力式温度计的精度为 ±0.5℃。同时,标准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应能覆盖被校准压力式温度计的测量范围。
- 辅助设备准备:准备恒温槽,其温度均匀性和稳定性要满足校准要求,一般温度均匀性应在 ±0.1℃以内,温度波动度应在 ±0.05℃/h 以内。还需准备用于固定温度计的夹具等辅助工具。
- 环境条件检查:选择温度恒定、无振动、无强电磁场干扰的环境进行校准。校准环境的温度应保持在(20±5)℃,相对湿度应在 45%~75% 之间。
文章来源地址: http://yiqiyibiao.dzyqjjgsb.chanpin818.com/jlbzqj/rxjlbzqj/deta_27165424.html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,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